以“书香京城悦读春天”为主题的春季2025北京书市今日开幕。全国19个省市近200家知名出版社携50余万种新书好书集中亮相朝阳公园主展场。北京4月21日,书市北京青年报记者探营主展场时发现,今日今年的开幕北京书市更具青春时尚文艺潮流范儿,读者不仅可以在旧书展里回味文学经典,春季还能在一些展位上集中购买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北京《哪吒·三界往事》《黑神话:悟空》等大热电影图书,书市以及一些潮流文创品。今日
凝聚时光:80余文学类旧书里觅金句
北青报记者在书市的开幕全国古旧书展销年会现场看到,这里特别设置了“文韵旧藏——旧书里的春季文学经典”专题展览,聚焦文学题材,北京挖掘旧书里的书市文学经典作品。包括《呐喊》《茶馆》《青春之歌》《致橡树》《平凡的今日世界》《永远有多远》等现代文学、当代文学作品,开幕体裁涵盖诗词、散文、小说、戏剧等,共80余种文学类旧书。
“眼前这本闻一多的《死水》版本是新中国成立以前就出版的。上世纪80年代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时候,将这一版本进行了复制,完整保留了闻一多亲自设计的封面,即以黑色作为背景,用金色的书签来展现书名。”中国书店副总经理刘易臣介绍。
在专题展览上,每本文学经典下方,都摘录了一段作品里的话。例如,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只有书籍,才能让这么悠远的历史连成缆索,才能让这么庞大的人种产生凝聚,才能让这么广阔的土地长存文明的火种。”
对此,刘易臣表示,中国书店以往的古旧书展都是通过玻璃柜来展示的,这样不容易拉近读者跟旧书之间的距离。“我们现在通过这种上墙展示的方式,将文学经典与名言金句呈现出来,能够更好地让读者回味文学经典,了解到在旧书传承的过程中,无论是发黄的书页,还是磨损的封皮、扉页上模糊的字迹,都凝固了岁月时光的痕迹。”
收藏经典:诺奖作品集中展销
在阅读新场景展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百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家文集展格外亮眼。书柜上摆放着法国作家加缪的《局外人》、美国作家辛格的《市场街的斯宾诺莎》,以及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韩国作家韩江的《素食者》等近200种诺奖图书。
该展位前还赫然悬挂着近60张诺奖作家卡片,上面记录着作家作品出版情况。另有毛姆等诺奖得主的文创帆布包,以及亚运村图书大厦定制的《地下室手记》陀翁印签金句双刷版,现场透着浓浓的文艺时尚潮流气息。
流量满满:动漫电竞街区集合热门IP
在书市实体书店街区,中信书店展位上展示了4000余册精品图书。尤其是大热电影相关图书《哪吒·三界往事》《哪吒之魔童闹海艺术设定集》格外醒目。“这本《黑神话:悟空》由出品方授权,游戏内重要图鉴系统《影神图》典藏版开启预售,收藏级裸脊裱布精装设计,于细节处彰显东方美学韵味。”展位工作人员向北青报记者介绍。
书市期间,中信书店展位推出“一本七折、两本六折”的限时折扣,购满3册还可获赠精美礼品。中信书店旗下泛娱乐文化衍生品新零售品牌“谷知谷知”同时亮相动漫电竞街区,聚焦Z世代泛二次元人群,集合400余种国内外热门IP周边文创产品+ACGN图书。
·现场·
“东坡,您的红烧肉诗还能更馋人吗?”
北青报记者还注意到,在国内颇有知名度的南京先锋书店、杭州南宋书房、成都熊猫书店等南派书店携各种精品图书及地方特色文创品北上参展。
据了解,先锋书店是首次参加北京书市,在其展位上摆放着蔡崇达、张家玮、周濂等名家签名作品,现场还复制了书店留言墙,由“特种兵”们一篇篇情感真挚、文笔优美的短文组成的这块镂空的人形留言墙,成为北京书市一处网红打卡地。
“朝阳‘诗’会,东坡,您的红烧肉诗还能更馋人吗?快来与东坡对诗啦!”杭州南宋书房展位工作人员举着写满这些话语的牌子告诉北青报记者,书店带着苏东坡IP文创品,与朝阳群众来一场对诗猜谜活动,将“诗与远方”文旅结合起来,呈现在大众面前。
2024年就要来啦,你想好去哪儿跨年了吗?如果没有,那就来“安徽沈福年货FortuneParty福气趴”,一起为新年“攒福气”,为2024年“加码”。活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沈福村,12月30 ...
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市民们发现不仅农产品上粘贴了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如今水产品也拥有了自己的“身份证”。拿起手机轻轻一扫,虾的上市时间、养殖户信息、养殖过程的检查记录一目了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司宇萌)“一开始说赠品不限量,中途又改成限量1500份,随意更改活动规则的行为让我感觉被骗了。”近日,多名消费者反映,称美瞳品牌Piacontact海外旗舰 ...
牡丹图中国画)宋代佚名牡丹水仙图中国画)吴昌硕“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在这个雨生百谷的节气里,牡丹绽放成为物候变迁的一部分。黄河流域的百姓将牡丹花开视为春耕完成的标志,这朵“大花”积累着农事历法的 ...
日前,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的重点项目——兴化草堰港遗址考古成果在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上正式发布。草堰港遗址为长江以北地区首次发现的滨海湿地型史前遗址,这一考古发现填补了江淮地区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徐文智)2017年6月13日,一行20多人的队伍背着大小包裹,乘坐大巴车,风尘仆仆地来到渭北高原一座小城郊外。伫立在崭新的5层楼宇前,望着建筑垃圾遍地的空荡荡的大楼,当时只有28岁 ...